熱門關鍵詞:usb type c接口type c沉板公頭usb 3.1 type c插頭type c沉板母座type C 公頭
隨著手機一體化設計的日漸推進,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選擇砍掉3.5mm耳機孔,然后推薦你使用藍牙耳機作為替代。但眾所周知,藍牙耳機也帶來了許多麻煩之處:讓你整天擔心它需要不要充電,在你更換配對設備的時候左右折騰,等等。
在這樣的背景之下,USB Type C耳機似乎成了“兩全其美”的選擇,既不需要擔心電量,更換設備的時候也比無線藍牙耳機來得簡單直接。然而現實的情況是,USB Type C耳機仍未成為主流之選。在北京時間今日的一篇文章中,外媒The Verge就盤點了這些耳機遇冷的原因。除了產品選擇少,價格還老高之外,這一現象還存的原因還有下面這些:三星不愛,蘋果不用
全球最大兩家智能手機廠商的設備都不需要它們。這是顯而易見的,蘋果的新iPhone雖然砍掉了3.5mm耳機接口,但它使用充電和數據接口的是自家的lightning接口。三星似乎也對USB Type C耳機不抱好感,在其最新的旗艦手機Galaxy S9上,傳統的耳機接口仍然得到了保留。如果三星也選擇拋棄3.5mm耳機接口,情況或許會大不相同,但就目前來看,三星并沒有表現出這樣的意向。
許多音頻設備廠商談到了成本的問題。在近期的Computex 2018臺北電腦展期間,Synaptics在談到旗下一款加密狗為什么使用的是標準USB接口而不是Type C接口的時候,前者就表示,使用Type C接口會增加25%的成本。這一數據令人無法忽視。
同樣是出于成本考慮,許多廠商在推出無線音頻設備的時候,依然會選擇使用Micro USB充電接口。有報道稱,同樣使用Type C接口的,只提供充電功能的線纜和具備數據傳輸功能的線纜之間,也存在著巨大的成本差異。
盡管現在USB Type C已日趨成為一個通用的接口標準,但它實際上并不能提供完美的兼容性。一些USB C端口支持有高帶寬的Thunderbolt 3,但其他大多數無法滿足;USB Type C本身也具有不同的標準和規格,部分Type C線纜只能作為純粹的充電線,而無法傳輸數據。
The Verge的編輯根據過往的評測經歷表示,有的USB Type C接口能在沒有3.5mm耳機接口的手機上正常工作,但是在具備了3.5mm耳機接口的設備上卻遭到了徹底的無視。
The Verge認為,無線藍牙耳機可能是USB Type C耳機面對的最大敵人。盡管藍牙耳機有著自身的缺陷,比如音質損失,比如傳輸延遲。但是,藍牙耳機正在不斷地取得進步。沒有人會去試圖修復USB Type C的缺陷,但是許多人在努力改善藍牙耳機的音質。
傳統的大型耳機品牌,如鐵三角和拜亞動力和森海塞爾等,都在不斷推出無線耳機新品。甚至,有的游戲耳機也開始采用無線的設計。無線設計實際上可以視為主流消費音頻的未來。
綜上所述,盡管USB Type C耳機似乎能省去用戶的許多麻煩,而當下絕大多數產品都已經擁抱了Type C接口——甚至蘋果MacBook也支持用USB Type C接口充電。但是,這些都與USB Type C音頻無關。因而,USB Type C耳機的時代或許更像是一個“烏托邦”。
來源: IT之家